返回上一页
  •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关村儿童乐园设计
    浏览次数:3283

    设计单位:中国乡建院

    项目概况:

    项目地点:儿童乐园设计
    设计单位:中国乡建院
    项目位置: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关村
    设计范围:约1150平方米
    项目设计&建设时间:2016年7月-2016年8月
    主要材料:红砖 混凝土预制板 方钢 旧轮胎 废弃水泥管 废弃水管 竹跳板 木材等
    项目展示(设计简要说明、构思/特色、建成效果展示)
     
    项目位于贵州北部山区,隶属于桐梓县的中关村。不同于北京中关村,这里经济落后,地处偏远,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有一小时车程的山路。初到中关村,村里的孩子们引起了设计人员的注意,他们父母多在城里打工,留给爷爷奶奶来照顾吃住。由于经济条件和意识的局限,使得父母只关心孩子会不会“长大”,无力关心孩子怎样“成长”。而扶贫政策指导下的乡建,大多围绕产业、文化、就业等问题展开,建设大潮并没有直接惠及孩子们。设计人员希望能为村里的孩子做点什么,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亲切的事,便决定从建设儿童乐园开始。
     
    场地条件
    场地位于村庄内部,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尾料、废料,以及拆除卸的旧物,大量堆积于场地中。设计人员决定用这些来“拼凑”儿童乐园。
     
    设计构思
    1、废弃物利用
    “现代化”使得都市生活不得不嵌入巨大城市运行的节奏中,人尺度的动作早已失去了意义。正如这些零散的工程尾料,无法达到建设材料的标准规格,也很难再以“材料”的身份嵌入建设的流程当中。但是,在乡村,设计回归到人的尺度。“模数、标准“等要求显得无力。所有的设计和施工都可以“因材而异””。这正是乡村生活的智慧,可以缝缝补补,可以拼拼凑凑,一切发生皆是“因缘际会”。正因这样,才会有不同于城市,生动而丰富的乡村世界。
    乡村儿童乐园,其空间和设施的设计有更大的自由。方案在设计中尽量容纳了更多的“废料”。材料的“杂乱”反而能够激发体验的丰富性。配合当地施工技术,更能给场地增添本土的特征。
     
    2、参与式营造
    我们试图让村民参与到项目的建设当中,一是希望获得因某些 “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有趣结果。二是希望参与建设的过程能让人与场地产生天然的联系。设计中留有大量的空白,为村民的参与提供了可能性。号召村民来参与建设并没有花费太多组织精力,仅仅是提供机会,便吸引了大量的小朋友和村民前来。我们准备了颜料和水泥,允许村民空白的地方写写画画,小朋友在水泥上印下植物的叶子,和自己的手掌、脚印,以及歪歪扭扭的字迹。老支书是村里的文化人,他坐在地上一个多小时,在水泥管上画神符。他认真的神态,让人愿意相信这古老的信仰会有神奇的力量。

     平面图

     

     设计方案轴测图

     
     

    沙坑和水泥管二次利用

     

    参与施工建设的是当地村民与儿童

     

    ▼画神符的老支书

     
    实施效果
     

    俯瞰

     

    小朋友参与制作的水泥砖砌在了乐园的矮墙上

     
     

    水管做的传声筒

    项目名称:乙未园环境教育主题儿童乐园设计设计
    设计方:中国乡建院 
    公司网站:http://cnrpd.com/
    联系邮箱:zhoudaoxing@cnrpd.com
    建造时间:2016年7月-2016年8月
    主创及设计团队:傅英斌、闫璐、张浩然
    项目地址:中国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 
    总面积:约1150平方米
    主要材料:红砖 混凝土预制板 方钢 旧轮胎 废弃水泥管 废弃水管 竹跳板 木材等

    相关设计师
    给我留言 | 作品点评
    copyright © 2019-2025 主办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农房建设服务网 版权所有苏ICP备17066754号-2 技术支持: 光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