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最新要求,淮安市以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为抓手,探索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的先导区、先导镇、先导村。
一是突出系统谋划、规划引领。在做好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动态清零和1980年及以前建的农房需改则改的基础上,淮安市聚焦乡村全面发展,选择一批具有区位优势、良好基础、产业特色的乡镇进行先行先试,探索建设以农房改善集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先导区、先导镇、先导村。2022年3月,淮安市启动先导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县区对先导区域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进行优化完善,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指导村庄发展。目前,先导区专项规划已形成中期成果,各县(区)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完成阶段性成果。结合专项规划成果,各县(区)编排了一批农房改善项目,并已启动了项目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二是突出集成发展、示范推进。将农房改善与镇村布局优化、村庄分类发展、公共空间治理、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田园乡村风貌塑造、基层社会治理等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在“三级先导”区域进行先行示范,充分发挥农房改善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乡村面貌、便于社会治理、助力富民强村等聚合综合效应,适时在全市面上推开。目前,已印发《关于乡村振兴先导区、先导镇、先导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乡村建设、乡村空间布局优化、公共空间治理等内容。
三是突出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农房改善工作始终,在“三级先导”区域进行先行试点,优化资源配置,激活“沉睡土地”。稳慎推进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改革路径和宅基地流转、自愿有偿退出等机制,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农房改善和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利用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合理调整、农村建设用地集中连片等政策内核,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拓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增加城乡发展空间。
(淮安市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