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 新闻资讯 | 2023-03-15 | 阅读量:2330
    南京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工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并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南京市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支持熟悉乡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

    一、集体充电——“乡土专家”的“文化课”

    活跃在广袤农村的各类工匠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长期的一线施工,让他们成为实操中的行家里手。但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工匠对政策法规、法律合同等内容理解有所欠缺,在质量管理、安全意识等方面也有待提高。

    为提升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南京市建委以“具有丰富实操经验、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骨干群体”为目标,面向全市所有涉农街道优选培训对象,通过层层推选产生首批100名乡村建设带头工匠。本次培训依托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专家团队,对乡村建设政策、建筑施工技术、法律法规等理论内容进行重点培训,为乡村工匠们补齐短板弱项,让传统“土师傅”变为新时代“巧工匠”。

    “盖了二十多年房子,以前就看干得快不快、建得好不好看。这次培训让我对农村建设有了新的理解,合同意识、安全施工这些也很重要,以后盖房子会更加专业、规范。”参加培训的学员王师傅颇有收获。

    参加本次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工匠,将会被授予《江苏省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结业证书》。有了权威认证的职业名称,乡村工匠们干起活来将更加“名正言顺”。

    二、投身乡村——“带头工匠”的“乡土情” 浦口区汤泉街道的祝洪宝是培训班首批学员之一。培训结束后,祝洪宝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汤泉镇上,他带领的施工队正在这里帮一家住户重建房屋。施工安全是他在培训班上收获的重要心得,在了解过工程进度后,他又特意叮嘱工人们戴好安全帽、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祝洪宝十几岁就跟着父辈出来做小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经过多年的磨砺和学习,他现在既能看图纸也能画图纸,是名副其实的“乡土专家”,附近的村民建房总会找到他。每建一栋房子,他都会跟客户多次沟通,根据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亲手绘制设计图纸,一遍遍修改完善,直至客户满意。如今,祝洪宝的施工队已有七八十号人,业务也拓展至市政、绿化等领域。去年,他还承接了市里的农危房加固改造项目,为六合区龙袍街道一户老人修缮房屋。经过他的努力,春节前,老两口搬进了焕然一新的家。看着老人在新家过上了圆满的春节,祝洪宝心里也很高兴。

    “放心,马上就派人来修好!”在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金山村窑塘张,上门回访的徐伟让村民吃了颗“定心丸”。原来,这户村民在倒车时把自己菜园的篱笆给撞坏了,想请前期负责施工的徐伟修一下。面对村民们的小诉求,他总会痛快答应。“定期回来看看,能解决的都尽量解决。”徐伟说。

    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徐伟是六合区返乡创业工匠的代表。“毕业那会儿,南京正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决定利用自己所学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徐伟回忆道。近10年来,他带领团队参与农村自建房屋、美丽乡村等建设工程,足迹遍布六合区多个街道。

    这些年的乡村建设,让徐伟亲身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子里都是小土路,下雨天一踩一脚泥,现在水泥路全部通到家门口了,”徐伟说,“房子也越来越好,家家都是两层小楼,造型也越来越时尚,我三伯家的‘小洋楼’就是我亲手设计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工匠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南京市建委将在各涉农区域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点,让工匠们就近参加、省时省力,让这群身处一线、扎根基层的“土师傅”真正成为“香饽饽”。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供)

    copyright © 2019-2025 主办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农房建设服务网 版权所有苏ICP备17066754号-2 技术支持: 光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