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5月15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建设带头工匠”是保障农村住房质量安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动乡村建设工匠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房建设质量和水平,我市积极组织开展“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工作,现将阶段性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择优推选“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对象。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现代“美丽农居”建设和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实际情况,以“择优选择培训对象”为原则、“涉农街道全覆盖”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57名具有丰富实操经验、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骨干人员,作为无锡市首批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对象,着力推动将传统的“土师傅”,转变为新时代的“巧工匠”。
(二)科学制定“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计划。根据《江苏省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大纲》,我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各区、市以及相关部门及时制定培训方案,精心编排课程、精选师资力量,在明确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和施工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更好地落实建设质量安全“工匠责任制”,为全市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三)扎实开展“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工作。3月30日至4月1日,我局组织举办全市首次乡村建设带头工匠集中培训,邀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黄爱清,江苏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副教授冷红卫,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道桥教研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蔡雷进行专题授课,并组织进行了现场实操和考核。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现场实操相结合,既让工匠听、也让工匠做,更让工匠悟,推动工匠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更进一步了解农房现代化建设要求,深化思考和认识。经过24个课时学习及最后知识理论考试,我市57名参加培训人员全部通过此次“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同时对参训并通过考核的工匠,颁发《江苏省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合格证书》,在建立台账资料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同步将工匠信息录入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管理系统“乡村建设工匠”模块平台统一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构建多元“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育机制。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培训活动,在加强农村住房规划建设及用地管理的同时,不断强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注重发挥“乡村建设带头工匠”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传、帮、带”的方式,为我市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积极探索“政府部门+专业院校+行业协会”三方合力推进的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管理体系,组织发动有意愿、有条件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技工院校、社会化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做好标准化、示范性培训。
二是规范完善“乡村建设带头工匠”人员管理。建立健全乡村建设工匠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实操能力为导向,实用技能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结合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方式,着力培育一批业务熟练、技术过硬、行为规范的优秀乡村建设工匠,并推动全市“乡村建设带头工匠”从“零散管理”向“规范管理”转变。通过开展规范农村住房建设试点示范,逐步实现农村建房均由经培训合格的乡村建设工匠或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承担,并将工匠及相关企业信息纳入统一平台化管理,使农村住房质量安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有效提升“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宣传力度。持续加大培育乡村建设工匠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乡村建设带头工匠”成为农房管理的“宣传员”,宣讲农村建房政策、乡村风貌塑造、施工安全和应急避险等方面知识,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以及防灾救灾能力水平;同时鼓励和引导乡村建设工匠成为农房管理的“协管员”,为我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代“美丽农居”建设和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展现新时期乡村建设工匠的责任与担当。进一步加大乡村建设工匠服务保障和激励力度,提升工匠职业认同感、荣誉感,选树一批乡村建设工匠先进典型,传播技能文化,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