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可持续乡土建筑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村庄概况
莪山被称为“中国畲族第一乡”,是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畲族人民自称“山哈”,意思就是大山的子民。
戴家山村是浙江省桐庐莪山深处一个偏僻安静的自然村,临近桐 庐一指峡谷景区。村庄周边环境宁静清幽,空气清爽宜人,山峦环抱, 潺潺流水。戴家山建村 380 多年,2014 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 落名录。
2013 年开始,建筑师张雷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可持 续乡土建筑研究中心于莪山畲族乡、深澳古村等地开展“莪山实践” 一系列乡土建造和社区重建实践,在项目肇始之际,戴家山乡村是当 下典型的空心村,40 余栋村舍大半闲置仅有少数老人儿童居住。从 2014 年开始,戴家山村吸引了很多客商前来投资办民宿,现在村里 已有 3 家高端民宿项目,秘境酒店、亦舍艺术客栈和先锋书店吸引着 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探秘”。
建筑设计与建造
1、 云夕先锋图书馆
项目以“先锋和书店”的文化传播为理念, 以及独特的“畲族”山村的地域自然人文景观 背景,成为当地村民和“异乡读者”的公共生 活纽带,成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聚焦点。
建筑设计保持了房屋和院落的建筑结构和 空间秩序,将衰败现状修整还原到健康的状态, 新与旧的关系强化了“时间性”, 土坯墙、瓦 屋顶、老屋架这些时间和记忆的载体成为空间 的主导,连同功能再生的公共性,共同营造文 脉延续的当代乡土美学。
2、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
云夕戴家山乡土艺术酒店是以一栋普通畲族土屋改造为主体的“民宿” 同时也是具有现代化酒店设施和服务的“乡土艺术”精品酒店。
改造设计最大限度的保留、保持并加强了原有房屋的结构实体部分,维持 地方传统“畲族土屋”的风貌,并通过紧凑而适度的加建,现代乡土精品店的 功能植入,呈现了更加密切的“当代乡土”时间关联性。
3、秘境山乡生活酒店
秘境山乡生活酒店用土坯墙、老木头这些乡村原始的材料让老屋散发本来的美,与整个小山 村和谐地融为了一体。
4、设计感悟
当下的中国建筑业界的“乡建”,作为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浩 大社会工程的积极有生力量,正是面对传统聚落价值自发和自觉的探索 农民、农业、农村的问题是我国重新构建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 城市文明关系的核心,体现着多方面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政府对传统农 业文明现代转型的预期与制度建设;资本投入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推动; 知识分子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思考;最重要的是农村广大人民对乡土生活 改善的内在需求。
就戴家山村的实践而言,建筑师来到乡下,带来了热衷乡土文化的艺 术家、经营者和媒体工作者。这个文人群体首先以其专业的身份,改变 政府和民众对乡土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立足“乡土 自身独特性而非“城市”的标准,重新看待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生活。在 这个逐步发酵的过程中,政府、资本、知识分子、村民达成乡土价值的共识, 乡土文脉保护是第一位的。更进一步,乡土文脉的延续基础是物质环境的 更新,建筑师的工作让大家看到是实实在在的变化,政府有了工作的起点 资金有了业态导入的方向,村民有了新的就业渠道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一种并不复杂,小范围、可操作的实践模式自然会带动更加广泛的乡村建 设实实践。
实施内容
1、村庄环境自发更新
2、 自发修缮的村中土坯老屋
3、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建设运营
建设理念:项目就地取材,地方工匠建造,尊重延续乡土聚落传统的原生秩序
从 2014 年的政府主导的垃圾分类、村庄环境整治开始,乡村风貌得到改观。随后建筑师参 与设计的“秘境山乡生活”(2013 年设计)、“云夕先锋图书馆”和“云夕乡土艺术酒店”(2015 年建成)的建造和运营,为村庄带来稳定的旅游客源和产业更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