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 建筑设计 | 2019-05-07 | 阅读量:543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二都村

    设计单位: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建科曼嘉国际设计中心

    村庄概况

    二都村位于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全村现有 523 户、1639 人,农 村居民人均年收入 16476 元,村集体年收入 44.83 万元。下渚湖 体环绕整个村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村庄大部分位于下渚湖湿地核 心保护区范围内,是典型的景中村。

    依托二都村的区位特征、现状资源优势以及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 业的发展,引导和控制农房建设,完善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 设施为重点,将村庄发展建设成为“生产发展、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设施齐全、管理完善”的“美丽宜居”示范村。

    规划设计

    1、二都村美丽宜居村庄规划

    村庄功能定位 :

    村庄江南水乡湿地特色鲜明,乡土文化底蕴深 厚,以湿地农业、生态旅游及服务、休闲度假体验、 农村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主导,是与下渚湖湿地联动 发展、共生互融的景中村。

    空间发展框架:

    规划总体形成“一山一湖、一带一路、多廊多 点全渗透”的发展结构。整体呈现“北靠山、南临湖、 多点串联、带状发展”的空间格局。

    分阶段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2015-2017 年,“美丽宜居”乡 村建设。

    第二阶段:2017-2020 年,景村“共融”。

    第三阶段:2020-2030 年,景村“共荣”。

    2、重点项目

    3、设计感悟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在一次次的调研中不断加深 印象,当地各方诉求互相充斥,充满矛盾,村民需要建房,景区需要管控, 政府需要经济提高、风貌改善,规划设计要达到实效性极其困难。因 此团队在项目之初,从更高层面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各种问题,寻求一 种新的思维方式,确定了城乡等值,景村共荣的发展理念。希望通过 项目带入、风貌改造、村域景区化的方式,寻求空间融合与目标的一致。 制定有效创新的调研方式,完善了村民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了解到不 少发展诉求,从而制定有效的发展路径。 加班、熬夜、交涉……充斥着长达 6 个月的规划研究的阶段,有 了扎实的调研基础和发展研究,接着下来的设计与改造进行的十分顺 利,效果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预期。如今时不时的会有来外业主去参观, 游客也慢慢多了起来,由于离杭州很近,开车半个小时就到了,工作 之余也会抽时间过去看看,看到村落环境变得干净整洁,村民原本破 旧的房屋,杂乱的庭院也变得精致,都开起了店铺和民宿,也会乐在 其中。

    实施内容

    1、人居环境提升

    针对全村绿地景观,进行植树增绿、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庭院景观提升行动。 建设多元的滨水驳岸,提升水环境的生态容量。拆除违章建筑,场地平整,改造建造立面, 形成良好景观效果。

     

    2、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建筑改造既要有现代化的元素,也要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注重挖掘历史文化,注重文化底 蕴的保护传承。建筑和环境小品整体定位为“吴越水乡”风格,采用“黑、白、黄、灰”四种主色调, 建造上充分吸收当地传统构造方式和特色构建,材料选用当地乡土材料。增加村民文化生活所需 的戏台、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

    建设运营

    建设理念:政府整体把控的项目分包责任制

    运营团队:管委会 + 村委 + 企业

    运营理念:限制项目准入门槛,存储项目建设空间,整体以旅游 产业主导,分项目招商。采用景区捆绑方式,一方面主动承担下渚湖 景区缺失的服务性功能,如商业、住宿、餐饮、文化等功能,使二都 快速融入大旅游格局;另一方面结合地方文化与环境区位,迅速构建 起都市旅游市场,吸引杭州、上海游客。

    copyright © 2019-2025 主办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农房建设服务网 版权所有苏ICP备17066754号-2 技术支持: 光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