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 寻古拾遗 | 2020-08-17 | 阅读量:2980
    中国传统村落 苏州•东村

    这里没有十分浓重的“商业味道”,也少见非常刻意的“还原建筑”,能感受到的不仅是这一派“原生原态”的风景,还有那一抹“古色古香”的风情 —— 中国传统村落 苏州•东村

    东村,位于太湖西山岛北部,这个东村的“东”字并不是方位词,而是与一位古人有关。秦末汉初,因著名隐士“商山四皓”中的老大“东园公”曾隐居于此,而得名东园村,现简称东村。由此说来,东村建村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里现属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村行政村东村自然村,现有古村面积约7公顷,常住人口约500人,经济以花果、碧螺春茶叶、水产养殖为主,无工业。街巷以一条东西走向长800米的东村大街为主,两侧有多条支巷,呈“丰”字型格局。路面为弹石、石板、青砖,坐落两旁的多为清乾隆、嘉庆年间的古宅。目前村内保存有明清建筑30余处,面积约一万余平方米。

    这些平日里看似灰头土脸的古建筑群落,大多时候是静默的。但当你走进它们静心观赏,却能看到昔日的繁华、热闹和生动。

    这些古宅雕刻装饰,都力求讨个吉利口彩,也如实反映宅主情怀,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这是西山岛现存的最大一幢古宅——敬修堂,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第四进内宅——凤栖楼,目前由一位90多岁老人负责打理,老人耳聪目明(已聋)、健康善谈。

    (同期声:300年前......)

    这里(改成老人实名)讲的是乾隆皇帝在此“金屋藏娇”并养下一女的故事。据说乾隆曾派人在凤栖楼的落地长窗上雕了12条不同形状的龙,表示自己每个月都在陪伴她们母女俩。如今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已是东村的一张靓丽名片。

    此外,东村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巷门”较他处为多,旧有四座,今存两座,一在栖贤巷,一在梧巷。栖贤巷门位于东村大街中部,为明代建筑,这是设置于街巷之端的一种公共安全防卫设施,常因防御太湖盗贼而设,也供往来客商及村民歇脚或躲避风雨。

    漫步东村的石板路上,空巷悠悠,庭院深深,人们仿佛能够触摸到穿越时空的音容笑貌——那是商贾名流自信刚健的脚步,那是达官显贵温文尔雅的谈吐,那是赶考学子挟风而行的身影……

    有学者认为,部分传统村落之所以能够留存至今,不仅有祖先选址的生态智慧,更与居住其中世家大族的延续和保护息息相关。

    徐氏是西山最大的宗族,在全岛共有6支,均为浙江衢州徐氏始祖徐练(唐朝中期)的后裔,迁到西山的时间均在南宋。东村徐家祠堂占地一千平方米,清乾隆十三年(1748)由著名儒商徐联习主持创建,2009年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复,现仅存前厅为原构建筑,保存有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和苏式彩绘,是江南地区彩绘保存较多的民居古建筑之一。

    2009年重修时,这里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清乾隆三十二年著名历史学家王鸣盛撰写的《东园徐氏祠堂记》碑,以及半块刘墉等人为“金屋藏娇”故事的女主角殷氏题写的“贞寿毓贤”碑,进一步证实了乾隆皇帝在东村的风流韵事。

    两千百多年来,东村古村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开始;而一座座古宅的守望和一个个家族的变迁,犹如一枚枚岁月的印章,在太湖之滨留下坚强与拼搏的痕迹。

    2014年5月9日,国家文物局启动首批50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东村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村落。

    copyright © 2019-2025 主办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农房建设服务网 版权所有苏ICP备17066754号-2 技术支持: 光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