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业绩
带领团队近年来关注并积极开展乡村规划建设方面的工作,遵从“研究 + 实践 + 评估”的总体工作框架,主张从迈向乡村善治的角度切入乡村规划设计, 从乡村经济、社会等全方位的视角看待乡村物质空间的活化工作。研究团队近 年来提出的“乡村复兴”、“从物质空间到乡村社会的链式反应”、“美丽乡 村建设当中府际关系的协调强化”等多个论断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中,受到了社 会各界的普遍认同。近年来,带领团队在各地先后主持了《基于“多规合一” 的常州乡村地区发展规划》、《句容宝华山南麓乡村地区整体保护与利用规划》 等多个实践项目。
乡建感悟
如果说中国城镇化上半场的绚丽多彩,是因为乡村要素的净流出支撑了城 市的高速发展;那么,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能否成功,其关键则取决于乡村发 展的成败。因此,乡村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单要素的、局部性问题,而是至关 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复兴的系统性、全局性问题。
近年来,各地乡村建设的关注重点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物质环境建设转向对乡 村中“持份者”的组织与协作等治理问题。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城市对 乡村反哺能力提高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乡村问题的关注,不仅是政策的倾斜、规划 建设的支持,而且越来越多的资金与项目也开始直接进入乡村。在这一过程中越 来越多的实践参与者感觉到,在乡村进行实践操作与城市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如何让农民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来,如何能够将多方力量在乡村发展这个主 题上聚焦并形成合力,是乡村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因此,乡村实践应当充分地重 视乡村内生治理问题,充分地调动当地社区的积极性,如此才能保证乡村的可持 续发展,实现乡村复兴。
相关代表作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