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的沃土上,江苏乡村以千年农耕文明为根基,以百年奋斗历程为经纬,正书写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振兴篇章。值此“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际,“乡建观察”专栏推出《百年历程 百村变迁:江苏乡村的百年巨变》系列报道,既追溯红船精神与乡土文明的赓续传承,更聚焦“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的创新实践——从系统规划到低碳技术迭代,从政策赋能到生态肌理守护,每一步都是乡村现代化进程的鲜活注脚。
第三届“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以“寻红色记忆 绘田园新颜”为主题,通过艺术创作展现了江苏乡村的红色精神与新时代田园风貌。即日起,获奖作品将通过“江苏乡村建设行动”公众号线上展出,以艺术视角唤起社会对乡村的关注,为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探索注入美学动能。
6月6日,无锡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点揭牌授牌仪式和带头工匠培训启动仪式在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仪式上,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该校签署合作协议,响应省住建厅关于开展乡村建设工匠能力提升工程要求,明确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培训举措办法。局二级调研员周锡良、无锡机电高职学校校长莫剑中以及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人社局等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参加。
近日,根据第三批全国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目录,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共同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工作的通知》。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
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加强宅基地管理,对于保护农民权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存在超标准占用宅基地、违法违规买卖宅基地、侵占耕地建设住宅等问题,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按照本轮机构改革和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为切实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作出修改;增加一条,作为第六条:“国务院授权的机构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情况进行督察。”